2017年11月23日下午沧州一中副校长、颐和中学校长,正高级名师郭树发莅临沧州师院,为老师们和法政学子们献上了一场主题为“莫放年华虚度,晓得留神脚步”的精彩讲座。讲座正式开始前,吴洪锋院长致欢迎词,对郭校长不辞辛苦前来为莘莘学子分享心得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郭校长致以崇高的敬意。

首先,郭树发校长用两副对联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和“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紧扣讲座主题,并以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当毕业的那一天你从师院带走什么”开启了整场讲座,同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大学是进入社会的最后时刻,在这四年里要拒绝虚度时光,为以后的人生打好底色。
大学生们,郭校长具体提出以下几点:第一,面向2035,做好职业规划;郭校长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清晰的目标才能有好的职业生涯,一个好的规划可以让你进入人生快车道。大学四年是不断积累的四年,即使曾经差不多,时间一长,也会有质的变化。真正的人生起点是在大学毕业之后,所以在这四年的时光里,除了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学习任务之外,要思考自己的理想职业与专业是否一致,对自己是否有理性分析,了解自己的劣势在哪里,还要追问我们的价值取向,提高对时代的关切和对国家发展的思考。紧接着,郭校长根据时代发展和公民素养要求,对我们师范类学生将来就业提了诸多建议,为我们具体分析了当老师和不当老师的职业选择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着重强调在师院要学会做人、求知、做事和共处,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课业不紧张的时候注重能力的培养,处理好人际关系,认识好自己。

2035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对于毕业后需要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
第二,面向2035,教育发展趋势;郭校长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的关键是“立德树人”,现代教学和以前大不相同,信息获取渠道愈发广泛,老师也要注重提高自己,做到既有真才实学又足够尊重学生,让同学们能够“亲其师,信其道”,也要在提升人格魅力的同时富有青春活力,密切关注学生发展,将学生从自然人通过课堂转化为社会人,将知识通过能力转化为人格,总之就归结为一句话“教师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指导实践”。
第三,面向2035,迈向智慧教育;郭校长指出来思维和技术的重要性,对于学习,我们应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传统的教育方式,分别从回归和创新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教师教的方式,变革学生学的方式;回归教学本质和教育规律。提出了关于“构建主义理论”的教学变革并概括为七大方面:改变师生角色;变革学习方式;回归文本阅读;把握文本的思想主题,挖掘思想内涵;关注方法迁移;强调预习和复习;激发学习兴趣。
随后,郭校长为我们分享了他关于2035年的教育猜想,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可能性。郭校长又提出了思政课要有思想这一观点,无论上什么课都要积极思考,不能被动。郭校长紧接着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学会说课和学会微课制作与应用,在说课中我们要把握三个关键:分别是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在学会微课制作与应用中指出,微课即是指某一知识点、问题活动设计的教学视频。微课视频的制作分为四大步骤,分别是确定课题、准备资源、录制视频、发布课题。

最后,郭校长和我们分享了颐和中学的办学宗旨、目标,管理和教育理念,让我们深刻感到颐和中学一直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与学习能力。并再一次提出讲座开场时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放年华虚度;一脚门外,一脚门里,晓得留神脚步”,随后以“见见见,非见不见,见非见;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为结束语,结束整场讲座。
法政学院
2017年11月23日